H&M
Hennes&MauritzAB的簡稱,由ErlingPersson于1947年在瑞典創立,主要經營銷售服裝和化妝品。H&M的發展驚人,擁有超過3000家專賣店,足跡遍布28個國家。德國是他的最大市場,其次是瑞典和英國。
品牌歷史
H&M總部位于斯德哥爾摩,公司重要的職能部門如設計采購部、金融部、財務部、發展部、展示設計部、廣告部、公關部、人事部、物流部、IT與客戶服務部都設在總部。同時,公司在全球設有15個辦事處,22個生產辦公室負責與大約700個供應商進行溝通,在這22個生產辦公室中,9個在歐洲,,11個在亞洲,1個在中美洲,1個在非洲。 服裝行業是一個松散的行業,在每個市場,H&M都會面對來自國際與本地零售商、獨立商店以及百貨商店的競爭,對此,公司會密切注意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價格的調整。但更重要的是,H&M更加關注自己內部的運作,竭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當地消費者的最愛。 H&M時尚年度分為兩季:春夏和秋冬。采購活動與市場導向相一致,并根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銷售店提供的數據,比如什么好賣、氣候差異以及購物喜好等不斷做出調整,使時尚流行的準確性得到最大優化。商品籌備時間從2~3周到6個月不等,主要由商品的屬性決定。短的籌備時間并不一定最好,正確的籌備時間是在價格、時間與品質方面保持平衡。
品牌發展
打開80%歐洲人的衣櫥,你一定會找到H&M的Logo;走在巴黎或紐約最繁華的商業街,你也一定可以看到H&M專賣店里瘋狂搶購的人群。不用懷疑你的眼睛,H&M在三大洲的28個國家擁有專賣店,在2006年,H&M的銷售總額達800億瑞典克朗,是真正的超級服裝巨擘。 H&M成功的秘訣除了其先進的營銷策略和準確的市場定位,更離不開其與頂級設計師們的強強聯手。2005年,H&M請來了時尚界泰斗級大師,來自Chanel的Karl Lagerfeld,他們之間的合作在時尚界掀起巨大波瀾。因為原本天價的大師設計,每個人都買得起了,年輕人們都為可以穿上印有Karl Lagerfeld For H&M Logo的衣服而欣喜若狂。 Karl之后,H&M又請來了明星級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和時裝界天才級雙人組Viktor&Rolf推出好似高級訂制般的限量系列時裝,消費者可以看到很多精致的細節設計與處理,與他們的同名品牌相較,更多了一點流行的感覺,而且系列相當豐富。因此更引發了品牌Fans們徹夜排隊搶購、產品一天售空的空前壯觀。 H&M與設計師們的合作更上升到了聯手Madonna和Kylie Minogue兩位世界超一線巨星參與設計并代言M by Madonna和H&M Loves Kylie兩個系列。更令人興奮的是你不必再為了想買到這兩個系列的服飾而盼望到國外出差了,首家H&M中國專賣店已經在上海淮海中路高調拉開序幕,第二家H&M中國專賣店也在成都春熙路開始營業。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打開中國時尚人士們的衣櫥時,你也一定會毫無例外地找到那個熟悉而可愛的英文Logo——H&M!
品牌文化
品牌精神:挑戰人生永不回頭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品牌理念/口號:追逐人生男人不只一面 品牌價值觀:坦誠相待,互相信任,齊心協力,積極進取,持續改進,成本意識,精簡務實 品牌愿景:成為顧客的首選 品牌定位:品格男裝 品牌使命:用時尚傳承經典,讓品牌激勵人生
經營原則
從1947年建立起,在最好的商業區銷售就成為公司的經營原則。公司不擁有商店的產權,僅僅是租賃。通過這種方式,公司可以規避資金短缺的弊端,,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經營理念。如今,幾乎在歐洲和北美的每個中心商業區,都會看到H&M,倫敦的OxfordSt,巴黎的BoulevardHaussman,米蘭的CorsoVittorioEmanuele,,紐約的第五大道,舊金山的PowellSt.,多倫多的BloorSt……通常在確定一處銷售場所之前,,公司往往做了大量的統計分析工作,設計內容涵蓋人口統計學、當地就業率、購買力以及購買行為方式。同時對當地購物區域與購物中心情況進行調研,包括競爭對手情況、交通流量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便利與否等。 店鋪鼓勵自助一旦新店的合同簽訂,制訂計劃、設計、重建以及內部設計工作就開始了。根據店鋪的位置、大小以及人流,公司會為每個店鋪設置產品組合。店鋪一般分為大店、全線產品店以及概念店。 服務,同時提供給客戶想法與啟發以使人們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產品。購物環境則力求舒適、鼓舞人心和充滿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