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孩許多的不聽從與頂撞,父母先別因此而大發雷霆,不妨思索寶寶為何不順從的因素。那么孩子為什么愛和父母頂嘴,如何處理?

證明自己已經長大
第一叛逆時期:當寶寶能明白與運使用我這個字時,就在表達自己的獨立思想。通常孩子在2至3歲時,會有這樣的階段出現,屬于正常現象。
自我意識開展:當小小孩可以熟悉運用我這個字時,父母應該要為此感到開心,這代表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發,自我主張的獨立想法也正在迅速醞釀。
急于向人表現:孩子經常說不的原因,大多是希望對周遭可以產生影響。小孩的能力增長了,也會想跟別人展現出我長大了,什么都可以的想法,于是就會對爸媽說不,接著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溝通商量方式:假若小孩有反抗的字眼或舉止出現,家長可以先讓寶寶同自己立于平等的位置上,將小孩當作一個小大人看待,運用商量的方式取代掉命令以及強制語氣。
將成人當作榜樣
爸媽檢視自身:若是父母自己本身就有一些缺點或不良做法存在,那麼在教育小孩時,自然較無立足點,容易遭受小朋友抗拒與頂撞。
以己作為榜樣:成人在對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裡面,自己要懂得以身作則,父母務必要積極改善這些缺點,才可以讓小朋友認同并且接納爸媽所提出的要求。
試探父母耐心底線
摸索家長耐性:有時孩子的反抗,是想要探查成人底線深度。嘗試透過頂撞與抗議,孩子可以知道大人對于他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回復及反應,他們同時也在告知成人,自己已經不是個嬰兒了。
清楚表示態度:一旦家長遇到小朋友這種試探方式的頂撞以及抗拒時,務必要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態度,無論允許或者不允許什麼事情,一定都要徹底實施與執行。
多給小孩權力:除非是危險或有違背道德倫理的事情,可以不要讓孩子自己做主,其馀的事情其實能夠多給孩子一些決定的空間,使他可順著自己的意愿行動。
引起注意存心搗蛋
希望受到正視:有時只是因為孩子覺得被父母忽略,所以為了想要受到重視,因此採取了一種不是相當正確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失落的心緒。
自己承受后果:若孩子只是在胡攪蠻纏、耍脾氣,家長無須用強硬手段逼迫小孩就范。反倒可在不會造成傷害的情形理,給孩子自行承受獨斷獨行所導致的失敗結果,進而于反思裡減少逆反心態,修正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