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6 12:01:56 編輯:nvsheng
導讀:處暑就是立秋之后的一個節氣啦,處暑也代表著天氣要慢慢的涼快下來了,處暑時應該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2019處暑是哪一天2019年處暑是8月23日,星期五,農歷七月廿三。每年的8月23日前后
處暑就是立秋之后的一個節氣啦,處暑也代表著天氣要慢慢的涼快下來了,處暑時應該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處暑是8月23日,星期五,農歷七月廿三。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度的節氣。
春捂秋凍是古人一條非常實用的“生活諺語”,“春捂”是為了幫助氣血走表散熱,促進陽氣生發;“秋凍”是為了氣血入里保存熱量,促進陽氣潛降。因此,處暑后要使身體有一些涼意,不要天一冷就馬上全副武裝,穿很厚的衣服。而且初秋是“冷”并沒有感覺到“寒”,“皮肉之冷”是可以忍耐的,而采取“秋凍”對于適應與抗御后來冬天的嚴寒都有很大的好處,從機體適應能力上看,也可以說符合季節之間的“慣性原理”。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秋燥尤為嚴重。而燥氣很容易損傷肺部,這就是為什么這個時節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會明顯上升。同時,肺與其他各器官,尤其是胃、腎密切相關,所以秋天肺燥常常和肺胃津虧同時出現。肺燥津虧的典型癥狀有口鼻干燥、干咳甚至痰帶血絲、便秘、乏力、消瘦以及皺紋增多等。
不同地區天氣不一樣,有些地方可能會下雨,有些地方可能不會下雨。 我國的區域跨度大,晴雨天氣也都不一樣,在嶺南地區還是炎熱高溫、北方大地就已經進入了涼爽的秋天,這些地區可能不會下雨,而進入處暑之后華西地區可能會出現多雨天氣,極有可能會下雨。 當然,具體情況要看實時的天氣情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山竹怎么保存 山竹要放冰箱保鮮嗎很多人都知道,山竹是一種非常容易壞的水果,所以通常購買山竹的時候要注意適量……
山竹怎么剝 山竹怎么開殼 山竹有螞蟻正常嗎 山竹有螞蟻是怎么回事 橙子吃多了會上火嗎 上火吃什么可以降火 清明節掃墓時間有什么講究 清明節掃墓能提前多久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