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28 19:11:45 編輯:nvsheng
導讀:艾灸是中醫一種傳統的治療養生方式,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效果。艾灸對身體來說有多種好處,特別是在去除濕氣方面。那么艾灸過程中,我們體內的濕氣是從身體中什么部位排出的呢。艾灸后濕氣從身體哪些位置排出除濕氣就
艾灸是中醫一種傳統的治療養生方式,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效果。艾灸對身體來說有多種好處,特別是在去除濕氣方面。那么艾灸過程中,我們體內的濕氣是從身體中什么部位排出的呢。
艾灸后濕氣從身體哪些位置排出除濕氣就是體內正氣對抗邪氣的過程,而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補中益氣、除濕止痛的作用,當體內正氣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將邪氣驅出體外,所以艾灸對于祛除體內的濕氣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排出濕氣的具體癥狀根據個人體質以及體內濕氣嚴重程度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也有所不同,一般可表現為排汗增多、皮膚紅疹、放屁增多、拉屎臭等現象,但這些現象都是比較輕微的,隨著繼續艾灸會有所改善。
1、足三里:足三里作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的源頭,艾灸此處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的作用,能夠滋補身體里的正氣,正氣一足自然濕氣就會被排出體外了。
2、神闕:神闕就是肚臍眼,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艾灸此處能夠益氣養血、溫補元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去除體內的濕氣。?
3、命門:命門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體內濕氣重的人群艾灸此處可以增強體內的元氣,逼出體內的濕邪之氣。
是汗也是濕氣。 艾灸是使用艾熱刺激穴位或特定的部位,來激發經氣活動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療方式。而在艾熱的作用下,會增加人體的局部溫度,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使機體感到發熱時,就會開放喊來進行排熱,將汗液排出來達到散熱的目的,而濕氣是中醫上的一種概念,可以通過脾胃運化,也可以稱為汗液的形式排出,因此艾灸肚臍出來的水是汗,也是濕氣。
可以洗,但需要隔一段時間。艾灸后,人體的毛孔及艾灸部分的穴位都呈打開的狀態,并且肚臍是較為柔弱的部位,要是艾灸完肚臍出水后直接去洗澡,容易導致寒氣從穴位及毛孔等部位進入人體,出現受寒感冒的情況。其次肚臍容易受到水流中的細菌微生物刺激,引發感染等情況,因此艾灸后不能馬上洗澡,需要隔一段時間,等身體的穴位、毛孔閉合,肚臍恢復一些后,才能洗澡。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日常生活怎么養胃護胃 中醫教你4要點胃是負責貯存食物及進行初步消化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將大塊食物磨成小塊、方便……
龜苓膏苦是怎么回事 龜苓膏與什么搭配好吃 貼三九貼能喝酒嗎 貼三九貼多久可以喝酒 下雪天可以拔罐嗎 下雪天能拔罐嗎 三九貼不能吃什么 貼三九貼不能吃什么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