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12:17:49 編輯:wb888
導讀:大家知道什么叫氣虛自汗嗎?氣虛自汗是一種什么癥狀呢?出現了氣虛自汗這種這種癥狀該怎么改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氣虛自汗,以及氣虛自汗的改善方法!氣虛自汗是什么氣虛自汗 。由氣虛衛不固表
大家知道什么叫氣虛自汗嗎?氣虛自汗是一種什么癥狀呢?出現了氣虛自汗這種這種癥狀該怎么改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氣虛自汗,以及氣虛自汗的改善方法!
氣虛自汗是什么氣虛自汗 。由氣虛衛不固表所致自汗出。癥見自汗惡風,汗出常冷,疲乏無力,脈微而緩或虛大。治宜益氣固表,用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等方。
氣虛自汗為病證名。見《紅爐點雪》。由氣虛衛不固表所致自汗出。癥見自汗惡風,汗出常冷,疲乏無力,脈微而緩或虛大。治宜益氣固表,用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等方。
參見自汗:自汗為病證名。指清醒時不因勞動而常自出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證治》:“夫自汗,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致之。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屬氣虛、血虛、濕、陽虛、痰。”《證治匯補》卷三:“陽虛自汗,必惡寒;火熱自汗,必躁熱;傷濕自汗,困倦身重,天陰轉甚,聲如甕出;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塞流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證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心虛自汗,怔忡恍惚;肝熱自汗,口苦多眠;腎虛自汗,潮熱咳嗽;脾虛自汗,倦怠少食。”又肺虛,傷寒、溫病、柔痙、霍亂等多種病癥均有自汗。
1、加強體育鍛煉
氣虛自汗的患者不要因為自已身體虛弱就更不想運動,要適量加強運動,才能增強身體各項機能,加強自身抵抗能力,有利于氣虛自汗的治療。
2、注意保暖
氣虛自汗患者在季節交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傷寒感冒對自汗都是不利的,同時氣虛的患者抵抗力相對來說也比正常人要弱一點,一但受寒很容易導致氣虛引發的反復感冒。
3、日常要禁嘴
我們這里說的禁嘴不是說不讓吃東西,而是不能吃的東西堅決不要吃,如自汗的人是不能吃生冷瓜菜和涼拌的食物的,盜汗的患者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同時注意煙酒少沾,盡量不沾。
4、合理飲食
氣虛自汗的朋友在飲食方面要合理按排,盡量做到營養均衡,比如自汗的人可以多吃雞、鴨、魚、蛋等食物以及相應季節的蔬菜,合理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很多人喜歡有病就吃藥,其實藥補不如食補,所以多從飲食方面著手調理會取到更好的效果。
5、多飲水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每天堅持八杯水是必須的,因為水可以帶動人體體循環,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多飲水,可以讓體內毒素隨人體的汗液、尿液、糞便排出體外,對氣虛自汗患者的恢復大有益處。
6、多飲黃芪水
氣虛自汗的人體質比較虛弱,需要補氣,而黃芪具有益脾補氣的功效,所以氣虛自汗的人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用黃芪泡水喝,也可以用黃芪、黨參煎水服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7、雞蛋桂圓羹
桂圓也是補氣安眠的好食材,氣虛自汗的病人每天用雞蛋和桂圓一起蒸食,當然也可以加上紅棗,枸杞之類的,一起蒸食,有助于睡眠,也有益于補充身體的元氣。
1.黃芪燉烏雞
黃芪50g,烏雞半只。烏雞切塊加清水,加入黃芪,隔水燉熟,調味服食。補脾益氣、養陰益血,能補益肺氣而固表止汗。
2.浮小麥飲
浮小麥20g,麥冬8g,紅棗10g,共煎湯飲用。養心斂汗,固表實衛。能益胃養陰而止汗。
3.黃芪止汗湯
生黃芪15g,浮小麥40g,炒白術10g,防風10g,洗凈后布袋裝好,粳米50g洗凈,加水同煮,熟后去渣取液,每日2次,每次100ml溫服。能健脾益肺,固表止汗。
1、十全大補丸
為氣血雙補劑,具有溫補氣血功效。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本品為棕揭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甘而微辛。口服。水蜜丸一次30粒(6克),一日2—3次。
方中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四味即四君子湯,能益氣補中,健脾養胃;當歸、熟地黃、白芍藥、川芎四味即四物湯,能養血滋陰,補肝益腎;黃芪大補肺氣,與四君子同用,則補氣之功更優,又用肉桂補元陽,暖脾胃。諸藥合用,共奏溫補氣血之功。
2、香砂六君子丸
共研細末,每料用生姜、棗子各30克,煎湯代水泛丸,如綠豆大,約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開水吞服。
含木香、砂仁、陳皮、制半夏、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每次6-9克,一日2次。益氣健脾,和胃。
3、桂附地黃丸
為補益劑,具有溫補腎陽之功效。主治腎陽不足,腰膝痠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本品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辛。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本方地黃、山茱萸補益腎陰;山藥、茯苓健脾滲濕;澤瀉瀉腎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膽相火;肉桂、附子溫補命門真火。諸藥合用,共成溫補腎氣之效。
4、芪苓益氣顆粒
益氣固本。用于腎氣不足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少氣懶言,腰膝酸軟。
開水沖服,一次3克,一日3次。一月為一療程。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就是四款可以補氣、調理氣虛的中成藥,不過小編建議大家在服用中成藥前最好先咨詢專業的醫師,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害。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日常生活怎么養胃護胃 中醫教你4要點胃是負責貯存食物及進行初步消化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將大塊食物磨成小塊、方便……
龜苓膏苦是怎么回事 龜苓膏與什么搭配好吃 貼三九貼能喝酒嗎 貼三九貼多久可以喝酒 下雪天可以拔罐嗎 下雪天能拔罐嗎 三九貼不能吃什么 貼三九貼不能吃什么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