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08:34:00 編輯:nvsheng
導讀:寶寶的身體很柔軟,很多父母教寶寶走路的時候,往往會提起寶寶的雙手。那么,寶寶哪些部位容易脫臼呢?五大部位易脫臼脫臼,學名“關節脫位”,通常指外部暴力使骨端關節的相互關系發生錯位。如果脫位關節面彼此完全
寶寶的身體很柔軟,很多父母教寶寶走路的時候,往往會提起寶寶的雙手。那么,寶寶哪些部位容易脫臼呢?
脫臼,學名“關節脫位”,通常指外部暴力使骨端關節的相互關系發生錯位。如果脫位關節面彼此完全不能接觸,叫做完全脫位;尚有部分接觸,叫做不完全脫位。幼兒脫位以不完全脫位居多。
脫位在關節肩、肘、髖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容易發生,因為這些部位關節活動度大、關節囊松弛。而肘關節的橈骨小頭半脫位在幼兒期最為常見,多發生于1~4歲。
1、如小兒突然跌倒,家長牽著孩子的一只手向上提起來;
2、用手拉睡懶覺而不想起床孩子的一只胳膊時;
3、拉著寶寶快跑,或是跟寶寶拔河試試力氣,也可能讓他脫臼;
4、在給寶寶穿衣服時,成人動作生拉硬拽;
5、牽寶寶的手走路或上下臺階時,像提東西那樣提起小兒的手臂;
6、為了逗寶寶開心玩“拔蘿卜”、“拉大鋸”等游戲用力過猛;
7、讓寶寶提過重的東西,或寶寶滑倒或從床上跌下來;
8、外出散步時,突然有輛車從拐角開出來,驚慌的媽媽會吃驚地猛拉孩子的胳膊,引起脫臼。
因為脫臼是一瞬間發生的,而且疼痛劇烈,寶寶會突然大哭起來。會說話的大寶寶會喊疼,并用健側手臂大致指出受傷部位。
脫臼關節的功能喪失,寶寶不能自如地活動關節。
由于受傷關節的結構發生了改變,韌帶和肌肉受到牽拉,稍微一碰就痛,所以寶寶特別抗拒別人觸碰受傷部位。
一旦寶寶發生脫臼,家長不必驚慌失措,在脫臼后的兩三個小時內讓關節恢復原狀,還不太困難,時間太久,周圍的組織就會腫脹,復原就困難。
護理方法:
寶寶脫臼之后非常疼痛,首先要先安慰寶寶,并立刻處理。關節脫臼的部位會壓迫神經,這時拉長的韌帶以及肌肉,稍微一動就非常痛。單純的脫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手會垂在胸前。可用大圍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別隨意移動寶寶患肢,避免移動的過程中造成寶寶患部的二次傷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盡快到醫院治療。
即使關節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受傷的韌帶或周圍的組織也還是需要治療。幾個星期都不可活動關節,這期間比骨折的情況更為疼痛。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寶寶過敏怎么緩解瘙癢 如何預防寶寶過敏很多寶寶屬于過敏體質,皮膚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寶寶過敏的時候身上瘙癢……
寶寶自費疫苗多大開始打 寶寶自費疫苗去哪里打 哪些因素會影響寶寶的視力?8大因素需注意 嬰兒咳嗽會變成肺炎嗎 嬰兒咳嗽的癥狀 寶寶便秘怎么辦 寶寶便秘什么原因引起的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