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5 12:07:54 編輯:nvsheng
導讀:寶寶誕生后,該注意的事情多了好多,媽媽們千萬不能忽略『產后傷口照護』,畢竟在月子時好好照顧自己,才能更有體力面對未來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產后怎么補?能不能提重物?自然產、剖腹產傷口護理大不同。以下就讓
寶寶誕生后,該注意的事情多了好多,媽媽們千萬不能忽略『產后傷口照護』,畢竟在月子時好好照顧自己,才能更有體力面對未來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產后怎么補?能不能提重物?自然產、剖腹產傷口護理大不同。以下就讓護理師帶領媽咪看看『產后傷口照護全攻略』,讓身體有良好的恢復吧!
首先要說明的是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很痛,但是區別在于,順產會很疼,但是疼的時候會較短一些,只要孩子生下來了就疼痛感要好很多了,第二天就能下床了;而剖腹產則在生產過程中痛感較低,因為下半身處于麻醉狀態,但是手術后痛感增加而且要持續很久,也需要很久的恢復期,在這個恢復期內你會一直有疼痛感。整體來說順產疼痛感更強烈但是會更短暫恢復更快,而剖腹產疼痛感會稍低一些,但是要持續疼痛很久,所以建議先嘗試順產,如果實在忍無可忍再和醫生溝通是否需要剖腹產。
剖腹產:
!生產過程中不會有劇烈疼痛
手術后恢復期更長:在剖腹產時會下半身麻醉,生產過程中產婦不會感到特別劇烈的疼痛,手術結束后麻醉作用逐漸消失,傷口和腰部會有較強烈的痛感。
插尿管疼:剖腹產時需要插導尿管,這個過程有些媽媽會感到脹痛的感覺,手術后也不能立即摘除,要保留24小時,這期間要盡量保持平躺姿勢不能亂翻身,否則一不小心把導尿管弄掉就要再承受一次插導尿管的痛苦。
傷口恢復疼:剖腹產造成的肚皮、子宮上的傷口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較深的傷口甚至數月后還會隱隱作痛,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疤痕會出現增生,產生又痛又癢的感覺,還不能用手搔抓,這件事很讓人抓狂。
產后宮縮痛:很多媽媽都錯誤地認為,只有順產之后才會有宮縮痛。只要生完孩子,女性的身體就會自發地進行子宮的收縮工作,以便幫助子宮止血和排除廢物。
順產:
!生產過程痛感強
產后恢復期相對更短:在生產過程中,準媽媽們要面臨的疼痛幾乎是無法想象的,生產前也要忍受數小時的宮縮陣痛,但是生產之后恢復起來更快,和剖腹產相比,算是先苦后甜了。
私處疼痛:在疼痛等級中,順產時的疼痛可以達到10級,如果寶寶比較大或者胎位等其他因素影響,甚至會有撕裂的風險,為了避免這種風險,很多醫生會給產婦做側切,生產后側切的傷口也需要一定時間恢復,不過這個傷口相對于剖腹產的傷口來說就小的多了。
排尿疼:雖然順產不需要插導尿管,但是排尿時也很痛苦,甚至有些媽媽為了忍痛而憋尿。產后有些媽媽也會面臨排尿困難、排尿疼痛的痛苦。
宮縮痛:從子宮的閉合到宮口的全開,這段時間是十分漫長且痛苦的。大概每5分鐘痛一次,每次痛30秒。然后隨著子宮口的慢慢擴張,宮縮的時間間隔會越來越短,強度也越來越大,直到子宮口全開。止痛藥這種東西對付宮縮痛幾乎無效!
自然產傷口照護重點一、自然產傷口較小,復原力強
自然生產的傷口(約五公分),比剖腹生產的傷口(約十公分)小很多,一般媽媽如果是順利生產,傷口都不會太大。通常醫護人員每一天都會幫媽媽做評估,如果傷口有異常紅、腫,并且媽媽覺得灼熱疼痛,就表示是有別于正常自然生產會陰的傷口!一般正常的傷口,不太會讓媽媽有紅腫的現象,除非撕裂傷太嚴重。造成撕裂傷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太大了,而媽媽在用力的過程中不適當,也會造成比較大的撕裂傷。
正常的自然產傷口,通常在住院三天內,即可回復到日常生活模式,媽媽也可以從醫院回家;而產后四十二天后,傷口即可完全復原。
二、產道撕裂傷:除了服用止痛藥,還能怎么做?
如果媽媽真的覺得疼痛、不舒服,通常醫生會給止痛藥;但如果媽媽覺得還可以,不需要服藥的話。建議媽媽一開始可以在傷口的部分,進行「冰敷、冷敷」減輕疼痛感,2~3天后,可以進行「熱敷」或是「溫水沖洗」,減緩傷口的緊繃。
在日常活動時,建議媽媽盡量讓「兩個膝蓋并在一起」例如:上下床姿勢雙腳合并,減少拉扯會陰傷口,可以減輕不舒服感。
三、傷口照護,首要注意清潔
由于自然產可能會有撕裂傷產生,前三天的護理非常重要!婦產科護理長請媽媽在大小便之后,一定要使用「消毒藥水」或是「溫開水」沖洗。清潔的部分也提醒媽媽,如果大小便需要擦拭,務必「由前面往后面擦拭」,意思是從傷口的部分往后擦拭,可以避免肛門口的細菌,感染到前方會陰部的傷口。
什么時候可以不必再做沖洗呢?其實這需要看媽媽分泌惡露的量,如果惡露量是正常的,只需要使用一般溫開水沖洗,不一定要進行到消毒藥水的沖洗。
四、飲食均衡為首!暫時避開人參、麻油、酒
一般生產完,大家都覺得是身體上很大的轉變,很多媽媽們以及上一代會覺得生產完后要吃補一點!反而容易忽略掉蔬菜水果。婦產科護理長會建議媽媽,需要補充蔬菜水果,以避免便秘!因為如果一旦便秘,可能就會影響到會陰傷口的恢復。
寶寶一生下來,護理長也建議媽媽可以多補充水分、高熱量的蛋白質,因為這對媽媽在哺喂母乳上有許多影響!高熱量蛋白質飲食,可以食用雞湯、魚湯,但護理長特別叮嚀千萬不要加人參、麻油、酒;因為人參、麻油、酒,會幫助體內活化血液循環,反而造成媽媽出血量變大。
五、生產后多久能進行性行為?
性行為是有關到媽媽產后整體復原情況,身心方面的恢復!產后42天的檢查非常重要,醫生會全盤地為媽媽進行檢查?,包括骨盆腔、子宮恢復。而如果子宮收縮正常、會陰傷口也正常,并且沒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性行為就可以開始進行啰!
剖腹產傷口照護重點一、剖腹產傷口復原速度較慢,可搭配束腹帶輔助
剖腹生產的傷口(約十公分)較自然生產傷口大,因此復原速度也較慢些。由于生產時半身麻醉的關系,產后約有6~8個小時需臥床平躺,在離開開刀房后,為了避免媽媽的活動會影響其傷口的疼痛。通常會準備一個『束腹帶』來做子宮的約束和傷口的約束!在月子期間使用束腹帶,可以避免媽媽擔心拉扯到傷口,也可以增加媽媽在日常活動中的舒適性!
二、剖腹產后可以喂奶、抱小孩嗎?
剖腹產的媽媽比較會擔心有傷口的情況下,可不可以抱小孩或是喂母乳。基本上最常抱孩子的情況即是媽媽在喂母乳的時候,除了剛提到可以使用束腹帶避免傷口拉扯的約束,還可以倚靠枕頭、沙發支撐,避免傷口直接被壓迫。另外,也建議媽媽使用橄欖式抱法,或是躺著哺乳,都可以避免直接去壓迫到傷口。
三、下腹部傷口重視清潔,注意疤痕
這部分,也是許多剖腹媽媽所在意的,醫生也都會去考慮到媽媽剖腹傷口上的美觀,因此傷口能不大就盡量不大。在術后恢復中,需要常保傷口的清潔及干燥,避免濕黏,也減少擦不必要的東西于傷口上。媽媽也可以更多跟醫生討論,并遵照醫囑照護。
四、拆除導尿管后4~6 小時一定要自解小便
由于剖腹開刀麻醉后,媽媽需要臥床6~8個小時,因此在手術中會先幫媽媽裝置導尿管,等到麻藥退媽媽開始活動后,就可以拆除導尿管了。而建議媽媽,導尿管拿掉后的4~6個小時一定要自解小便,才不會讓細菌存留在膀胱或是在泌尿系統上,可以減輕媽媽對傷口或是產后照護上的不舒服感。
五、剖腹產后多久可以進食呢?
在飲食上,護理長建議需要「循序漸進」,剖腹產媽媽生產完沒辦法馬上吃東西。媽媽可以先從喝水、液體、流質的飲食開始。再來當24小時排氣之后,腸胃開始蠕動了,可以從比較不會引起脹氣的食物開始。而易引起脹氣的食物,例如:牛奶、豆漿、豆類等,建議媽媽先不要食用,等到腸胃蠕動、排便順暢后,再補充這些食物。
結論:
看完了上述自然、剖腹產后傷口照護全攻略,相信媽媽們也更清楚怎么照護自己的身體!如果有任何疑問,鼓勵媽媽要多多跟自身醫師討論,找到最適合自己產后復原的步調,讓身體有良好的恢復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無痛分娩是全麻嗎?無痛分娩對腰有影響嗎?很多人對于無痛分娩的概念以為就是在生產過程中打麻藥,至于是全麻還是半麻都……
導樂分娩怎么樣?導樂分娩全過程 無痛分娩生的時候痛嗎?無痛分娩對寶寶有影響嗎 什么情況下需要剖腹產 剖腹產最全科普 勒博耶分娩法的具體步驟是什么?勒博耶分娩法有哪些優點?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