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9 12:55:12 編輯:nvsheng
導讀:各地不同的氣候環境影響,各地初入梅雨的時間也大不相同。那么,2017江蘇什么時候入梅?入梅的標準是什么?入梅的標準是什么入梅的條件及標準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線≥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氣溫≥22℃。入梅后頭5天中必須有4天雨日(包括郊縣氣象站測得的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現象,則每段梅雨結束后的氣溫均≥22℃。2017江蘇入梅時間2017江蘇梅雨季節是六月至七月。其中,入梅時
各地不同的氣候環境影響,各地初入梅雨的時間也大不相同。那么,2017江蘇什么時候入梅?入梅的標準是什么?
入梅的標準是什么入梅的條件及標準
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線≥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氣溫≥22℃。入梅后頭5天中必須有4天雨日(包括郊縣氣象站測得的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現象,則每段梅雨結束后的氣溫均≥22℃。
2017江蘇梅雨季節是六月至七月。
其中,入梅時間是公歷2017年6月8日,農歷五月十四。
出梅時間是公歷2017年7月19日,農歷五月廿五。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6月下旬開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節,這時候天空連日陰沉,并且降水連綿不斷,古有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便是梅雨季節高溫濕大的特點,不僅如此,我國華南沿海城市還會受到臺風侵襲,天氣濕度加大,衣物、家具等更容易受霉、受潮。
入梅的幾種狀況是根據天干地支來推算的。芒種后逢第一個丙日或芒種當日為丙日為入梅,小暑后第一個未日或小暑當日為未日為出梅。這時天已經晴了。出梅意味著連續強降水期的結束,但不代表不下雨了。出梅后的降雨一般是夏季局部雷陣雨和臺風帶來的雨水。
(1)正常梅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常的梅雨約在6月中旬開始,7月中旬結束,也就是出現在“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內。梅雨期長約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間。“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帶就北移到黃(河)、淮(河)流域,進而移到山東和華北一帶。長江流域由陰雨綿綿、高溫高濕的天氣開始轉為晴朗炎熱的盛夏。據統計,這種正常梅雨,大約占總數的一半左右。
(2)早梅雨:有的年份,梅雨開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會突然到來。在氣象上,通常把“芒種”以前開始的梅雨,統稱為“早梅雨”。早梅雨會帶來一些反常的現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靠近地面的大氣層里,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還是很頻繁的,因此,陰雨開始之后,氣溫還比較低,甚至有冷颼颼的感覺,農諺說:“吃了端午棕,還要凍三凍”就是這個意思;同時也沒有明顯的潮濕現象。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的農民,把這一段溫度比較低的黃梅雨稱為 “冷水黃梅”。以后,隨著陰雨維持時間的延長、暖濕空氣加強,溫度會逐漸上升,濕度不斷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來越明顯了。早梅雨的出現機會,大致上是十年一遇。這種早梅雨往往呈現兩種情形。一種是開始早,結束遲,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結束,雨期長達四、五十天,個別年份長達二個月。另一種是開始早,結束也早,到6月下旬,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進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來,常常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不同程度的伏旱。
(3)遲梅雨: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姍姍來遲的梅雨,在氣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開始的梅雨稱為遲梅雨。遲梅雨的出現機會比早梅雨多。由于遲梅雨開始時節氣已經比較晚,暖濕空氣一旦北上,其勢力很強,同時,太陽輻射也比較強,空氣受熱后,容易出現激烈的對流,因而遲梅雨常常多雷雨陣雨天氣。人們也把這種黃梅雨稱為“陣頭黃梅”。遲梅雨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平均只有半個月左右。不過,這種梅雨的降雨量有時卻相當集中。
(4)特長梅雨:1954年我國江淮流域出現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這次大水,就是由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梅雨造成的。這一年,長江中下游的梅雨開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經很多,梅雨又來得很早,6月初就開始了。天氣一直陰雨連綿,并且不時有大雨、暴雨出現,維持的時間特別長,直到八月初才“出梅”。當陰雨結束轉入盛夏天氣時、已經臨近“立秋”了。這一年整個梅雨期長達兩個月,連同五月份的春雨,則達到兩個半月以上。
進入“小暑”、“大暑”以后,長江中下游本來應該是晴朗炎熱的“伏天”了,卻一直是陰云密布難見太陽,瓢潑的大雨不時傾泄到地面上來,不少地區洪水滾滾、“ 寒氣”襲人。這一年長江中下游地區5月-7月三個月的雨量,一般都達到800-1000毫米,接近該地區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區,雨量多達1500 -2000毫米,相當于同一地區一年半的雨量,導致洪水泛濫成災。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局部洪澇經常發生。有的可能是由于臺風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別的天氣系統接連帶來的幾次暴雨造成的,但它們的持續時間不長,洪水退去比較快,影響范圍也比較小。象1954年這樣,陰雨時間達到二個多月之久,造成長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這種罕見的大水、常常是與異常梅雨聯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別長的梅雨所造成的。
(5)“短梅”和“空梅”:同特別長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顯,它象來去匆匆的過客,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留十來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這段時間里雨量也不大,難得有一、二次大雨。這種情況稱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從初夏開始,長江流域-直沒有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多數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涼爽,出現了“黃梅時節燥松松”的天氣。本來在梅雨時節經常要出現的衣服發霉現象,也幾乎沒有發生。這段涼爽的天氣一過。接著就轉入了盛夏。這樣的年份稱為“空梅”。“短悔”和“空梅”的出現機會,平均為十年中l-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發生,有些年份還可以造成大旱。
(6)倒黃梅:有些年份,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梅天似乎已經過去,天氣轉晴,溫度升高,出現盛夏的特征。可是,幾天以后,又重新出現悶熱潮濕的雷雨、陣雨天氣,并且維持相當一段時期。這種情況就好象黃梅天在走回頭路,重返長江中下游,所以稱為“倒黃梅”。“小暑一聲雷,黃梅倒轉來”。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天氣諺語。它的意思是說,在梅雨過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現打雷,則梅雨又會倒轉過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梅雨結束之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天氣,通常是越來越穩定的,而雷雨卻是天氣不穩定的象征。況且時至“小暑”,通常冷空氣已不再影響長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現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氣南下有關,這種冷空氣的南下,有利于雨帶在長江中下游重新建立。當然,“倒黃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現。一般說來,“倒黃梅”維持的時間不長,短則一周左右,長則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黃梅”期間,由于多雷雨陣雨,雨量往往相當集中,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黃梅”屬于梅雨的一種,它在結束之后,通常都轉為晴熱的天氣。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橙子是上火還是降火 橙子是不是發物橙子是一種非常可口的水果,所以喜歡吃橙子的人也是有很多的,但是橙子并不只有……
婚禮必備禮儀有哪些?這6種一個都不能少 菠蘿有助于通便嗎 菠蘿有助于減肥嗎 山竹是幾月份的應季水果 山竹是什么季節的水果 龍抬頭剃頭有什么好處 二月二龍抬頭理發好不好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