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11:37:56 編輯:nvsheng
導讀:什么是扁平足談到扁平足,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足弓」:足弓是在腳掌內側一個弧形的構造,可以幫助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吸收能量、避免震蕩現象;如果足弓在平躺或是站立時消失或塌陷了,這個現象就稱為「扁平足」。扁平
談到扁平足,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足弓」:足弓是在腳掌內側一個弧形的構造,可以幫助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吸收能量、避免震蕩現象;如果足弓在平躺或是站立時消失或塌陷了,這個現象就稱為「扁平足」。
扁平足走習慣,小心這些問題找上:
如果孩子扁平的狀況一直沒有改善,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因為足弓塌陷的關系,會讓孩子在走路的時候比較不耐久、比較容易腿酸,運動時也可能較容易會腳痛,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平衡感,讓孩子在步態上,比較容易呈現內八,容易絆倒或跌倒等等,對于于孩子的安全以及步態發展都是比較不好的。
扁平足有兩種?功能性vs 結構性:
扁平足一般來講可以分成兩類:「功能性」跟「結構性」。功能性的扁平足,就是當孩子在平躺或把腳抬起來時,腳還是有一個弓的形狀,但當他承重的時候(站著的時候),這個足弓就會變成平的,這個就是「功能性的扁平足」。
但專家也提醒,爸爸媽媽其實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大部份孩子大概兩歲開始,足弓才開始發展,因此兩歲之前,孩子呈現沒有足弓的這個狀況是正常的。兩歲之后開始慢慢發展,有時會到六歲、甚至到十歲,才會真正發展成熟。扁平足的另一種是「結構性的扁平足」,即是不管孩子是躺著或站著,都會沒有看到他的足弓(也就是足弓是平的),若是這類的扁平足,爸爸媽媽可能就需要多花一點心思來觀察。
功能性:未承重時有足弓踩地承重后足弓消失,多在2-6歲時正常發展出足弓;
結構性:即使沒有踩地也沒有足弓出現,可能為足部骨骼異常建議醫生協助。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其實可以稍微觀察,孩子是否有扁平足的狀況。專家建議,如果孩子穿的鞋子,總是內側磨損得較快,這時候就可以留意一下孩子足弓的發展。此外,如果孩子走路有內八的狀況、或是常抱怨腳酸、容易跌倒等,爸爸媽媽都可以特別留意一下,是否是足弓的問題,造成這些行為。
孩子喜歡踮腳尖走路,該阻止嗎?
專家指出,踮腳尖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動作,但其實,孩子在發展的過程里頭,踮腳尖是很自然的,因為踮了腳尖,孩子可以看到更多,此外,踮腳尖的動作,也提供孩子很大的前庭覺和本體覺的刺激,這些其實是孩子在發展時很需要的感覺。
因此,如果孩子在踮腳尖走路,其實很多時候只是在找感覺、在玩;專家建議,真的要擔心孩子踮腳尖的狀況,是如果孩子「每次走路」總是踮著腳尖,這時候可能會擔心他后面的腳跟是不是太緊了。而如果持續有這樣的狀況,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到復健科或骨科的門診,讓醫師協助判斷。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是先天的,有一部分是后天的;先天的部份可能較難去預防,但后天的預防,其實是爸爸媽媽都可以留意的,例如盡量不要給孩子穿不合腳的鞋子,太大、太緊、太軟的鞋子,都不利于孩子足弓的發展。
爸爸媽媽如果擔心孩子有扁平足的狀況,專家建議,可以跟孩子進行一些幫助足弓發展的活動。比方說,讓孩子多運動,幫助足弓發展,也能加強腿部肌肉的力量。也可以多接觸不同的足底刺激,比方說跟孩子玩用腳夾毛巾、勾毛巾、把毛巾弄皺的活動,也可以跟孩子玩翻腳掌,就是用腳掌的邊邊去走路。也可以用玩樂引導的方法,讓孩子走在棉被堆里、或枕頭山上,都可以幫助孩子足弓的發展。
結論:
也提醒爸爸媽媽,因為足弓本來就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過程,從兩歲開始,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順利長出完美的足弓。如果爸爸媽媽真的很擔心,可以讓醫師或是治療師來協助確認孩子的狀況。不需要立刻讓孩子穿上矯正鞋,因為矯正鞋會提供孩子的支撐,反而會限制了孩子足部的發展喔!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嬰幼兒缺鈣會有什么癥狀表現?4大表現需注意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每個家長最為關心的事,那么,嬰幼兒缺鈣會是什么癥狀表現呢?……
寶寶輔食食材怎么選擇好 嬰幼兒肥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兩大原因需注意 寶寶鼻子干燥是怎么回事 兩種原因需注意 嬰幼兒口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口臭4大原因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