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18:51:41 編輯:nvsheng
導讀:發燒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發燒是很多人都得過的一種疾病,導致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發燒的時候身體會很難受,四肢無力,頭重腳輕,渾身發熱。發燒是怎么引起的1、感染引起發燒感染一直都是引起發熱最主要的原因,感染性
發燒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發燒是很多人都得過的一種疾病,導致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發燒的時候身體會很難受,四肢無力,頭重腳輕,渾身發熱。
發燒是怎么引起的1、感染引起發燒感染一直都是引起發熱最主要的原因,感染性發熱常是細菌、病毒引起的,另外還有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和寄生蟲等感染,大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引起發熱,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瘧疾、麻疹、中耳炎等。
2、腫瘤引起發燒腫瘤也會引起發燒,特別是在晚期腫瘤發熱癥狀較為明顯。常見有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肺癌,腎細胞癌、甲狀腺轉移癌等,發燒主要是由于組織細胞壞死、組織蛋白分解及組織壞死產物吸收所致的“吸收熱”。
3、血液病引起發燒引起發燒的系統疾病有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溶血性貧血、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出血性疾病等。其中,部分血液病的發熱也是因為“吸收熱”所致。
4、其他原因引起發燒還有一些引起發燒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如燒傷、骨折、中暑、風濕熱、甲狀腺疾病、痛風性關節炎、腎上腺疾病、腦外傷、安眠藥中毒、手術后或大出血后等,均會導致出現發燒癥狀。
發燒小貼士:發燒對人體有利也有害,因為身體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注意發熱也是疾病的一個標志,所以,體溫不太高時,可通過多喝水來減少發熱帶來的不適感,或者用冷毛巾敷額頭,達到降溫的效果。但是如體溫超過38.5度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查明病因,以免后果嚴重。
1、腦炎或腦膜炎等不是單純高燒所致
人體發燒,最高溫度很少會超過41℃的,而若超過了這個溫度,極有可能是孩子患了腦炎、腦膜炎、脊髓灰質炎或其他疾病,并不是單純的發燒。發燒不是病而身體對某些疾病的反應。但是有一些疾病在初期僅僅表現為發燒,并不會表現出其特征性癥狀、體征。等到特異性表現出現已經發燒數日,因此會被人們誤以為這些實質性疾病是“燒出來”,較為常見的是肺炎、腦炎等。腦炎或腦膜炎會發熱,會損傷腦部,但這并非高燒所導致,而是感染了會攻擊腦部的病毒,與發燒無關。通常會伴隨意識不清、昏睡不醒、胡言亂語、頭痛劇烈等癥狀。
2、超高溫并不是通常意義的發燒
另一種情形就是所謂的超高溫。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理性狀態,指某些疾病狀態下,人體體溫調節的生理機制遭到破壞致使體溫失去控制而異常升高達到或超過40°C,甚至41~42°C及以上。當核心體溫超過42°C時,人體的很多組織結構和生理機能會遭遇實質性、不可逆性的損害,這時就真的可以“燒出疾病”,甚至可以導致死亡。如中暑熱射病、以及某些腦部疾病直接破壞了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導致。中暑時的超高熱(體溫往往接近42),高溫時伴有驚厥的時間比較長(持續15分鐘以上),很有可能會損傷腦細胞。但是,我們得區分開來,超高溫完全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發燒,前者是正常體溫調節機制遭到破壞的病理性過程,而發燒完全掌控在體溫調節機制之下的生理性反應,發燒時下丘腦調定點溫度通常在36~40°C范圍內,偶爾會高過40°C、40.5°C,達到超高溫的水平。但是與病理性超高溫的最大區別是體溫調節機制仍然有效,可以通過生理性散熱機制使體溫下降,不會造成實質性損害。
目前醫學研究認為體溫要達41~42℃甚至更高,持續30分鐘以上,才會破壞腦細胞蛋白質結構而造成腦細胞損害或死亡,而臨床上只有少數特別的情況才有,如中暑、惡性高熱、先天汗腺缺乏等。普通的發燒、高燒達不到的,發燒時下丘腦調定點溫度通常在36~40°C范圍內,偶爾會高過40°C、40.5°C,達到超高溫的水平。
37.4~37.9℃屬于低燒
38~38.9℃屬于中度發燒
39~41℃屬于高燒
41℃以上屬于超高燒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高血壓怎么調理最好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禁忌高血壓是現在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高血壓就一定要遵醫囑好好調理……
13價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嗎 13價肺炎疫苗的不良發應有哪些 月經不調會頭暈嗎?月經不調我有妙招 缺鎂有什么癥狀 鎂是天然鎮定劑 腎病為什么會發展到尿毒癥?這些因素一定要注意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