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18:51:53 編輯:nvsheng
導讀:發燒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幾乎每個人都發過燒,發燒就是人體的體溫變高,超過正常的指數,而導致一系列的不適,發低燒一般是指體溫在37度到38度之間。發低燒是多少度低燒指的是體溫非正常體溫,但在38℃以下的
發燒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幾乎每個人都發過燒,發燒就是人體的體溫變高,超過正常的指數,而導致一系列的不適,發低燒一般是指體溫在37度到38度之間。
發低燒是多少度低燒指的是體溫非正常體溫,但在38℃以下的患者,而高于38.5℃的則為高燒病人。低燒多為37.2℃~37.5℃(腋下體溫)。其中,長期低燒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但不包括間斷發燒。低熱有生理性原因,也有其他疾病或感染等因素。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實屬平常,但一旦發燒,特別是低燒的時候,情況就不是很好了。一般低燒是身體抵抗疾病,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防御措施,所以若低于38.5度以下的低燒,也不是十分難受,一般不建議退燒。更不要服用退燒藥,退熱藥只是一種對癥治療藥,不能消除病因,在沒有明確診斷前,不要隨意濫用退熱藥,以免掩蓋病情,影響診斷,延誤治療。特別是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癥狀也是低燒,可能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有低熱的時候,會自己選擇服用一些退燒藥,但是如果是因為有其他疾病才出現低燒現象,自己隨意服用藥物,反而會延誤病情。
1、按摩穴位
用力摁按天樞穴,雙側穴位2分鐘,反復進行可促進低燒消退,另外,若還伴有頭痛癥狀,可同時按摩風池穴、風府穴及整個頭皮,既能退燒又可以緩解頭痛。
取穴:天樞穴位于肚臍旁兩寸的距離。風池穴位于頸部,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后緣之間凹陷處。風府穴在頸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
2、物理降溫
(1)低燒時溫水敷幫助散熱,比較合適。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將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身體。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2)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癥狀。洗熱一點的水,其實這樣反而有助于降溫,就像多喝溫水,可以排毒,溫度就會降下來。一般來說體溫在38度左右是可以洗澡的,但水溫不宜大高,32-34℃較適宜,而且洗澡前應該先吃點東西再洗,防止低血糖發生,洗好后擦干身體盡快穿上衣服避免著涼,這樣會加重病情。另外,隨時觀察水溫,如果水涼了,要及時況—些熱水進去。
(3)用海綿擦拭全身,蒸發也有降溫作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 后,一次攝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 水分,有助于散熱。
注意:雖然酒精比水還容易蒸發,但它對發燒的病人可能引起不適。不宜用酒精擦拭。再者,吸入酒精蒸氣或甚至經由皮膚吸收酒精都對病人不利。
(4)也可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體溫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溫水敷幫助散熱,比較合適。當然,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做法: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將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身體。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3、補充液體
低燒時應注意補充液體,如白開水、菜汁、花茶等,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低燒不是很嚴重時,多喝熱水就能緩解。而檢驗喝夠水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4、低燒的飲食偏方
(1)挑選30粒黃豆,三十粒黑豆,洗凈。將黃豆和黑豆一起放入藥鍋中,然后放入一大勺白砂糖。倒入鍋中三碗水。待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時將藥湯倒出,便可服用。此方可有效治療持續低燒。平時也可起到預防的作用。
(2)金銀花30克,板藍根15克,生蘿卜1個,一起煎水代茶,趁溫時服用。
(3)青蒿30克,薄荷9克,生甘草6克,用水煎服,代茶飲用,夏季風熱感冒引起的低燒、頭痛等癥狀很有效。
(4)生姜數片,茶葉1小撮,紅糖25克,以水煎煮服用,可用于風寒感冒的低熱、頭痛等不適癥狀。
(5)生姜30克,切片;蔥白20厘米。以水煎煮服用,服用后臥床蓋被使出汗。可以用來治療風寒頭痛、低燒并伴有鼻塞等癥。
5、穿衣適量
注意增減衣服,不宜過多,以利散熱,但也不可太少以免寒冷。如果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熱氣散發出來。但如果你打寒顫,應以衣物裹身,直到不冷為止。特別注意小嬰兒,因為當他們感到過熱時,并不懂得卸下衣 物。其實,穿過多衣服或置于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起發燒。
6、調節室內溫度
盡可能營造病房氣氛,以利病人復原。勿使室溫過高,勿超過18.3C。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增加皮膚散熱,以幫助復原,但勿使用通風設備。并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松心情。
7、嚴重時就醫
如果比較長期的低熱不退,嚴重影響了生活的,建議就醫治療。也有可能是其他病癥引起的。如持續低燒也可能是慢性炎癥引起的,炎癥消下去就會好了。
1、頭暈發脹
健康的人,頭腦非常清醒,就算非常疲倦的時候,只要強打起精神的時候,腦袋立刻就會很清醒。但人一旦發現頭暈發脹,渾渾噩噩的時候,八成就是發燒的跡象之一。
2、畏光
人在低燒的情況下,是有些畏光的,不喜歡在陽光的照射下,并且會感到很難受。
3、發冷
在發低燒的時候,實際上體內白細胞已經開始反擊,所以人體內部的溫度較高,一旦外界有降溫的環境,則體內熱量便會從體內傳導出來,所以人就會感到冷意。這個方法特別在夏天的時候,最好鑒別了,如果涼風一吹,人哆嗦的話,估計就是在發低燒。
4、耐熱度提高
發低燒的時候,耐熱度會提高,如喝的水溫度較平時高,洗澡水的溫度較高,且一旦洗完后,會有種從骨子里往外的冷意,好像有東西把熱量從體內帶走一樣。
5、量體溫
用體溫計量體溫,在38℃以下,但又高于37℃的患者,多為低燒。一旦不舒服,第一時間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根據自己的感受以適當的頻率檢測體溫,一般而言早中晚各一次比較正常。
低燒可能是各種疾病的信號,有時候比高燒嚴重多了,平時一定要注意,如果發出信號,你不理睬它,不去治療它,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就不可逆了。
1、癌癥信號
所有的癌癥,惡性腫瘤的最早期癥狀就有低熱。當然不是癌癥病人不是100%都低熱,但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很多癌癥早期除了低熱,沒有任何其它癥狀。所以,低燒是發現早期腫瘤的蛛絲馬跡。但如果你遲遲不干預,持續低熱,甚至常年低熱,慢慢的,就發展成中晚期了,就不可逆了。
2、慢性炎癥
慢性咽喉炎患者、慢性鼻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都會出現低熱的現象。腎炎也會引起低燒,而且不及時干預,久而久之,可能發展成尿毒癥。一般來說,慢性炎癥都會導致發燒,37-38度之間,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中燒和低燒的范疇。
3、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個人如果低燒了,他沒有癌癥,也沒有慢性炎癥,那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腎炎、風濕、類風濕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癥狀,除了低熱。所以,低熱是非常有價值的早期信號。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高血壓怎么調理最好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禁忌高血壓是現在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高血壓就一定要遵醫囑好好調理……
13價肺炎疫苗有必要打嗎 13價肺炎疫苗的不良發應有哪些 月經不調會頭暈嗎?月經不調我有妙招 缺鎂有什么癥狀 鎂是天然鎮定劑 腎病為什么會發展到尿毒癥?這些因素一定要注意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