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12:09:24 編輯:nvsheng
導讀:工作一忙、身體疲勞,頭痛就找上門嗎?一般可能會聯想到是壓力大,甚至自律神經失調,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頸部肌肉緊繃惹的禍,正式名稱為「頸因性頭痛」。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對頸部帶來
工作一忙、身體疲勞,頭痛就找上門嗎?一般可能會聯想到是壓力大,甚至自律神經失調,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頸部肌肉緊繃惹的禍,正式名稱為「頸因性頭痛」。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對頸部帶來不小的傷害。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表示,一般人頭的重量高達6、7公斤,而脖子是脊椎當中體積最小的,但活動度卻是最大的,承受的重量不容小覷,一旦姿勢不對,很容易讓頸部受傷。頸因性頭痛不只是單點的痛,而是從頸部延伸到頭部、大面積的痛。陳龍表示,患者常說明明早上起床沒事,工作到中午頭變得緊緊的,到下午整個頭部變得又緊又脹。
造成慢性頭痛的原因很多,包含頸因性頭痛、血管疾病、代謝問題、腦瘤與外傷等因素,其中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headaches)大約佔慢性頭痛個案中15% 到 20%左右,頸因性頭痛有幾項特徵:
A:頭痛區域主要在頸后與后腦杓,有時會出現在眼匡、前額、耳朵區域。
B:會因某些頸部動作或姿勢誘發出頭痛癥狀
C:動作評估至少包含下列其中一項
1:頸椎關節活動受限,甚至卡住不動。
2:頸部肌肉與軟組織觸感改變,包含外型、質感與張力。
3:觸碰頸部肌肉表現出異常敏感、疼痛。
D:X-Ray評估至少包含下列其中一項
1:頸椎脊突間的距離過大或過小。
2:頸椎弧度太大或太小。
3:曾有頸椎骨折、先天骨頭異常、骨瘤、類風濕性關節炎
所以頸因性頭痛可以再區分為三種,神經性(trigeminocervicalnucleus)、關節性與軟組織,在軟組織的方面,Hack(1995)發現在枕骨下肌群與脊椎硬膜(dura)之間有一軟組織相連。
枕骨下肌群包含四條肌肉:
1:后頭直大肌(RMa,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連接第一頸椎與枕骨。
2:后頭直小肌(RMi,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inor),連接第二頸椎與枕骨。
3:下斜頭肌(OI,obliquus capitis inferior),連接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
4:上斜頭肌(OS,obliquus capitis superior),連接第一頸椎與枕骨。
自我檢測揪出頸因性頭痛頭痛問題難解,究竟是不是頸部肌肉緊繃造成的呢?陳龍醫師教大家幾個自我檢測方式,能初步判斷是否為頸陰性頭痛:
1.按壓肩胛骨中間點是否緊繃
2. 按壓肩膀斜方肌是否緊繃
3. 脖子左右轉、上下點頭是否順暢
基隆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醫生補充說明,枕下肌也是低頭族容易緊繃的部位,他建議用手按壓頭后方枕部(躺枕頭的部位);另外也可以按壓耳后下方、風池穴的位置,如果按壓時感覺有酸痛感,代表頸部肌肉太緊繃了。
醫生也傳授幾招有助于舒緩頸部肌肉的運動,特別適合長期頸部肌肉緊繃不適的族群:
1.低頭,眼看肚臍,雙手十指交扣放在頭后,微微施力,可舒緩枕下肌。
2.頭向右轉45度,雙手十指交扣放在頭上方,微微施力,可舒緩左側頸部;換邊進行,舒緩右側頸部。
3.深呼吸,頭往后仰,感覺后頸部緊繃;吐氣,頭回正,重復數次,可舒緩頸部肌肉,還可放松自律神經。
4. 大拇指和食指放在頸椎兩旁1、2公分處,由上而下按摩舒緩。
除了隨時隨地做頸部放松操,陳龍還建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熱敷,使用熱毛巾或電熱毯皆可,一天重復3至5次;他也提醒,頸因性疼痛可能引發緊張、焦慮等情緒,建議下班后或利用空閑時間務必保持運動習慣,幫助身心放松很重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吸鴨的危害 吸鴨的好處吸鴨作為最近最為流行的一種網絡語言,大家已經知道其中的內涵意思了吧!其實和……
男人經常熬夜會影響生育嗎 男人也要對自己好一點 糖尿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7大控糖錦囊 人為什么眨眼 一天眨眼多少次才正常 過敏性皮炎跑步有用嗎 過敏性皮炎跑步注意事項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